今(12月1日)起,拙政園封育區開放一個月!
大家可還記得拙政園內這張封鎖標識牌?“還山須養千時日,青絲紅萼皆手植。當待草木蔓發,樹縈華池,香曉曲岸,云山可望,斯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
東部之巔放眼亭與中部精華一池三山頤養千時,只為此時。在這秋入江南,物情瀟灑之際,拙政園封閉多時的養護區敞開懷抱,草木蔓發,樹縈華池,香曉曲岸,云山可望,將你擁入斑斕仙境,幽香潺潺間,與你淺淺交契,倘能從我游乎?
放眼亭間,桂影扶疏,柯蔓交疊。放眼層林盡染,數樹深紅出淺黃,一池秋水映青苔。露氣彌漫,暗香氤氳,更待秋陽透射其間,叢林光影之魅,此番林泉勝境在世無雙。
此番“霜侵林盡染,碧水映天藍”之園林仙境便是這隔絕人境的修復、厚積薄發的意義之所在。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全國5A級景區,拙政園年接待游客量一度約達500萬人次,日游客接待量更是拉滿3萬人次。
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園內自然生態環境以及建筑物、構筑物等遺產要素相繼出現不同程度的破壞,植物生長能力減弱、土壤裸露板結等生態環境承載力問題愈發凸顯,古典園林景觀風貌難保原真性。
拙政園世界遺產保護與發展矛盾如何解決?
古典園林如何傳承“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于是文章開頭那張標識標牌便應運而生了。在2022年拙政園東部放眼亭區域作為封育養護試點的成功試行下,古典園林植物預防性保護封育養護輪休管理模式全面推行。
“封育輪休”不代表“隨機閑置”,是基于植物立地環境與景區旅游環境劃定科學合理的封閉區間進行封閉式景觀修復,減少旅游活動對修復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生態系統中自然凈化調解的功能,提供環境休養生息的時間窗口。這是一種更具前瞻性與針對性的專項精細化管養,是遵循中國古典園林哲學思想“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保護與管理理念。
從植被單一、黃土裸露到草木生發、柯蔓交疊,這里每一寸黃土浸潤著每一位拙政園園藝養護人員無數日夜的心血,每一份綠意訴說著他們匠心守護的故事。
封育輪休前的黃土板結、植被稀疏狀態
封育輪休后的一池三山秋景
“暫鎖三山發華滋,遙岑近碧入夢來。”這個深秋,穿越你的夢境來到園林仙境吧,來聆聽晚秋的清晨林間驚動溪畔鴛鴦的鳥鳴聲,感受越過疏林灑落人間帶著薄涼的陽光,悄無聲息將園林涂抹成溫暖的金黃。
由于游客過載對植被的影響短期內仍然無法降低,本次計劃開放的區域將自即日(12月1日)起開放一個月。此次嘗試開放的方式有望實現以固化的封育期來平衡植被養護需要和旅游服務需求的矛盾。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
回到
頂部